紅外自動壓片機是紅外光譜分析前處理的關鍵設備,用于將粉末樣品與溴化鉀混合后壓制成透明片劑。其結構相對簡單,但在高頻使用中仍可能出現一些影響操作的“小毛病”。若每次故障都等待專業維修,將嚴重影響分析效率。掌握以下常見小問題的自行處理方法,用戶可在幾分鐘內恢復設備運行。
1.壓片后無法自動脫模
這是較常見的問題。首先檢查脫模行程是否到位。可手動旋轉絲杠或液壓手柄,觀察下沖是否能順利頂出。若卡滯,可能是模具內殘留粉末未清理。用細毛刷或壓縮空氣清潔中模內壁和下沖表面,確保無結塊。若為液壓機型,檢查液壓油是否充足,有無泄漏。

2.壓力顯示異常或不歸零
壓力傳感器受潮或受力不均會導致讀數漂移。先關閉電源,重新啟動設備,看是否能自動歸零。若不能,執行“零點校準”程序(參考說明書)。避免在潮濕環境中長期使用,必要時用干燥劑防潮。
3.油壓系統漏油
檢查油箱、油管接頭、密封圈是否有滲油。輕微滲漏可擰緊接頭;若密封圈老化,需更換同規格O型圈。定期檢查液壓油液位,不足時添加專用液壓油,切勿混用不同型號。
4.控制面板無響應或按鍵失靈
先檢查電源連接是否松動。若電源正常,嘗試重啟設備。若問題依舊,可能是面板受潮或按鍵卡住。用無水酒精棉簽輕擦按鍵縫隙,清除積塵。避免液體濺入面板。
5.壓片出現裂紋或分層
多因樣品干燥不充分或壓力不足。確保樣品充分烘干,混合均勻。適當增加保壓時間,讓壓力充分傳遞。若為手動機型,下壓應緩慢均勻,避免沖擊。
6.模具安裝不穩或壓片偏心
檢查上沖、下沖與中模是否匹配,安裝時確保三者同心。定期檢查壓片機上下壓頭的平行度,必要時調整。
維修工具準備:建議常備毛刷、壓縮空氣罐、無水酒精、備用O型圈、內六角扳手等基礎工具。
通過掌握這些簡單維修技巧,用戶不僅能快速解決日常小故障,還能加深對紅外自動壓片機結構的理解,提升操作規范性,確保紅外壓片質量穩定,為后續光譜分析提供可靠樣品保障。